网上期货配资平台 “小焦书记”焦跃进:焦裕禄次子,没有一点官架子,颇有父亲遗风_杞县_母亲_大蒜
发布日期:2025-08-02 22:44 点击次数:81
焦裕禄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多年,但他的精神始终在激励着每一位后来者。作为他的次子,焦跃进继承了父亲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关心百姓的品质,在基层工作中辛勤耕耘,始终以群众为本网上期货配资平台,解决他们的困难。他从不摆架子,言行举止处处体现着父亲的风范。
焦跃进出生于1958年,年幼时就失去了父亲。1964年,年仅42岁的焦裕禄因病去世,留下妻子和六个孩子。当时,焦跃进只有六岁,对于父亲的印象依然模糊。然而,尽管如此,焦跃进从母亲和亲友的口中了解到了许多关于父亲的生动事迹,父亲的精神深深植根在他的心中。
焦跃进的二姐焦守云曾回忆,父亲临终时特别叮嘱母亲:“你跟我共度了十多年艰辛岁月,我走后,你的日子会更难过,但无论如何,我们绝不能依赖上级的补贴和援助。”母亲依照父亲的嘱托,带着六个孩子艰难度日,尽管家庭收入有限,始终没有向组织求助过一分钱。焦裕禄生前担任兰考县委书记,每月仅有130元的工资,而母亲在工厂的收入为50元,这对于当时的家庭来说已经算得上是较为殷实。但父亲去世后,母亲的收入几乎无法支撑一家七口的生活,焦家的孩子们正值长身体的年纪,生活困窘,甚至剩菜剩饭也成了奢侈品。然而,母亲始终坚持不向任何组织寻求资助。
展开剩余84%尽管焦裕禄已经去世,他的音容笑貌和事迹却通过母亲和亲友们的讲述,在焦跃进心中愈加清晰。焦跃进在成长过程中,渐渐明白了父亲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,并立下誓言,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,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公仆。
1978年,焦跃进高中毕业,本可以凭借父亲的声望进入一个轻松体面的工作岗位,但他响应党中央的号召,选择了到兰考县插队落户。母亲得知后极力反对,语重心长地说:“别人都能下基层,为什么你不能去?你是焦裕禄的儿子,无论做什么都有人盯着。”在母亲的坚持下,焦跃进最终来到兰考,来到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。
在兰考的插队期间,焦跃进担任了生产队长和教师等职务,无论是繁重的体力活还是枯燥的教学工作,他都从不抱怨。每当他听到同事们讲述父亲生前的事迹,心中的父亲形象就更加鲜活。父亲曾用生命守护的每一寸土地,如今就在他脚下,他感到一种特别的亲切和责任。
1980年,国家号召知青返城。尽管大部分知青都高兴地回家,焦跃进却选择了留下。他想要追随父亲的脚步,继续为人民服务,特别是希望将父亲未完成的事业继续下去。于是,他来到父亲生前最牵挂的东坝头乡,成为了该乡党委书记。年仅28岁的焦跃进,在工作中以父亲为榜样,深入群众、了解民情,带领群众解决实际问题。
在东坝头乡工作期间,焦跃进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刚上任时,他就像父亲一样走访每家每户,了解乡亲们的困难和需求,特别是关注贫困户和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。乡亲们常常称他为“小焦书记”,这既是一种亲切的称呼,也是一种对他工作的肯定。
1999年,焦跃进调任杞县县委副书记,并代为县长。到任的第一天,他就亲自去田间地头查看蒜苗的生长情况。杞县是大蒜的生产大县,焦跃进希望能够提升大蒜的品质,帮助农民致富。他带领干部和群众一起研究对策,并在2000年迎来了丰收的同时,也面临着滞销的问题。为了帮助农民解决困境,焦跃进亲自前往北京,参加全国农产品交易会,为家乡的大蒜寻找销路。
在交易会上,焦跃进不仅介绍大蒜的种植和加工过程,还不遗余力地推销杞县的大蒜。因为他是焦裕禄的儿子,许多客商都希望和他见面,但焦跃进始终聚焦大蒜的品质和价格,而不提父亲。他的努力和真诚最终带来了丰厚的订单,杞县的大蒜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。
焦跃进从来不以父亲的名声谋取私利,他始终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。为了扩大大蒜的销售,他东奔西走,跑市场、谈生意,却始终没有选择外出考察。焦跃进认为,公务出访过于奢侈,他宁愿将这些资金投入到当地的民生和发展中。凭借着诚信和努力,他带领杞县发展了45万亩大蒜种植,年销售收入达到了7亿元,使杞县被誉为“中国蒜都”。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,焦跃进始终保持谦虚,他深知,只有为民造福,才是最值得追求的事业。
1999年,杞县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冰雹灾害,造成数万亩庄稼绝收,农民的损失惨重。焦跃进第一时间赶到灾区,查看灾情,立即组织救灾措施,带领大家共同抗灾,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焦跃进都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,为他们排忧解难。
焦跃进时常告诫自己:“群众利益无小事。”无论工作多忙,他总是亲力亲为,第一时间解决群众的困难。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,他带头清理各种摊派和收费,并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,为农民创造更多的致富机会。几年下来,杞县的农民收入翻了番,日子越来越好。
在焦跃进的办公室里,始终摆放着父亲焦裕禄的铜像。每当遇到困难时,他都会默默凝视父亲的铜像,回忆父亲的教诲:“不以权谋私。”这句话深深刻在他的心里,成为了他为民服务的动力源泉。焦跃进发誓要像父亲一样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永不辜负父亲和人民的期望。
焦裕禄去世后,徐解秀独自抚养六个孩子,生活过得十分清苦。尽管当时烈士家属可以享受一些抚恤金和补贴,但徐解秀始终没有向组织伸手,带着孩子们艰苦奋斗,尽管生活困苦,但她始终没有向组织求过一分钱。在她的言传身教下,孩子们都学会了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,一张纸用到皱巴巴,一件衣服穿到打满补丁。
在焦家的六个孩子中,大女儿焦守凤在父亲去世后才初中毕业。尽管许多单位向她提供了工作机会,但焦裕禄坚持让女儿去做普通工人,体验普通百姓的生活。这一决定让焦守凤起初很难接受,甚至有些反感,但她最终遵从了父亲的安排,开始了艰苦的工厂工作。在那里,她经历了普通劳动者的辛苦,理解了父亲当初的良苦用心。
焦裕禄对待子女的教育也非常严格。一次,得知有孩子借用他的名义逃票看电影,焦裕禄大为震怒,要求孩子写3000字的检查,并亲自到剧院补票。事后,焦裕禄召开了家庭会议,要求全家人都要遵守“不能以权谋私”的家规。
焦跃进继承了父亲的教诲,始终保持清廉的作风。每当出差时,他总是自己承担费用,从不占公家的便宜。在一次外地考察时,尽管领导提出为他安排更好的住宿条件,焦跃进仍然
发布于:天津市